回服務資訊公告

聖職使命室辦理原民教會朝聖共融活動 深化外籍師生跨文化牧靈體驗

2025-11-18• 聖職使命室


聖職使命室於 114 年 11 月 1 日 辦理「原住民天主堂的發展經過與歷程」朝聖共融活動,在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補助下,帶領外籍神父、修女、教師、職員與學生共 25 名成員,前往桃園三民聖十字架天主堂、樂信·瓦旦紀念公園以及角板山蔣公行館,展開為期一日的文化與信仰深度旅程。

走入泰雅族天主堂 實地體驗在地教會文化

朝聖團首先前往歷史悠久的三民聖十字架天主堂。該堂自 1954 年起在泰雅族部落展開福傳,並於 1966 年落成,教堂內部以織布圖紋與原住民族文化符號裝飾,呈現族群文化與信仰融合的特色。由本堂韓國籍禹成勳神父接待與導覽,使外籍師生得以深入理解原民教會的牧靈發展。
 

在歷史記憶中反思信仰:樂信·瓦旦紀念公園

第二站來到樂信·瓦旦紀念公園。樂信·瓦旦是泰雅族早期受醫學訓練的菁英,也是族群土地運動的重要推手,卻於白色恐怖時期遭受迫害。透過步道導覽與解說,團員在自然與歷史之間看見原住民族的生命韌性與文化意義。
 

角板山行館:跨越信仰與歷史的視野

活動亦安排參訪角板山蔣公行館,透過歷史文物、戰備隧道與展示空間,協助成員以更宏觀的角度理解台灣社會在不同時期的政治與文化背景。參與者在多元場域中重新思考信仰、文化與歷史的連結。
 

外籍師生跨文化共融 滿意度達九成

此次活動共有 24 名實際參與者,包括美國、越南、印尼、韓國等國籍的外籍師生與神職人員。行程結合朝聖、靈修與文化體驗,幫助外籍師生更深刻認識台灣教會與原民文化,也促進校內外籍神職與本地教友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依據回饋問卷,整體滿意度達 90%。
 

提升國際牧靈視野 展現輔大人文關懷

聖職使命室長期致力於推動跨文化牧靈與校園福傳,本活動的舉辦,使外籍師生在山林、教堂與歷史景點中,透過祈祷、交流與反思,深化對信仰與文化的理解。本次活動亦感謝輔仁大學國教處高教深耕計畫補助車資,使讀經班成員與外籍師生能共同走訪台灣各地教會場域,展現本校「全人關懷、文化交融」的教育精神。

附件下載